說你行 你就行-自我感覺良好與正向期待
林碧雲
「說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;說你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」看似一句繞口令,卻告訴我們「正向期待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、非常深遠。
一個孩子對自己有怎樣的看法,未來就會長成那個樣子;對自己有怎樣的期待,未來就有那樣的發展。因此教養孩子,從一開始就要教他們正向看待自己,對未來充滿希望,那麼孩子就會朝向正向光明的理想去成長與發展。這在教育心理學叫做「畢馬龍效應」,又稱為「自我應驗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」或「期待效應(Expectation Effect)」,應用正期待效應來教養孩子成功有三部曲:第一,協助孩子建立正面的形象;第二,協助孩子儲存正向的能量;第三,追求自我心像的成功,堅定的信念明確定位、儲存能量、逐步踏實。
首先培養孩子建立一個健康、正向的「心像」。「心像」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,又叫「自我形象」。當一個孩子內心裡充滿正面的、積極的自我期望時,會覺得自己很棒,會希望有好表現,不知不覺的在讀書、做事或各方面更加認真求好表現,表現越好,自我感覺越好;自我感覺越好,表現就更好;然後在良性循環下,還會影響周遭人對自己的態度與看法,進而獲得肯定和助力,連帶為自己帶來正向的力量,最終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發展,成為自己所塑造的樣子。相反的,一個沒信心的人,總覺得沒希望的人,就會往失敗去發展,也就很難成功。
其次,協助孩子儲存正向的能量。父母親或師長對孩子傳達正向期待時,也會影響孩子的自我看法,孩子會往我們期待的方向去發展。所謂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,就是這種效應。當我們對孩子說正向的、肯定的語言,孩子會把這些語言的意涵滲透到生命裡,影響情緒和心態,發出正向的能量;當我們給予孩子更高的期望時,孩子就有更優的表現;當我們深信孩子會達成目標時,孩子就會如我們所願;也可以說,對一個孩子傳遞積極的正向期望,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,發展得更好。反之,對一個孩子傳遞消極的期望,將會使他自暴自棄,放棄努力。
儲存孩子的正向能量,還需要訓練孩子心存善念—最簡單的是存好心、說好話。心存善念,可以讓孩子帶著充滿平和的心,過快樂的生活;說好話,就是說積極正面的話,並且停止說抱怨的話,如「這次考試我一定考不好」,可以改為「這次考試我會努力看看」或者是「我希望考得好……」。正向思考還包括勇敢面對困境,當孩子遭遇到挫折時,勇敢面對,積極處理困難,然後轉換心情,重新面對新的事物。俗話說,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,人不轉境轉,境不轉心轉,正是處理困境的最佳心態。
第三,應用「自我預言」,培養孩子專注願望,觀想願望達成的畫面—只要我努力,我就會更好,不斷認為自己做得到,同時專注於願望的實踐,並常在腦海想像「願望已實現」的畫面,體會它帶給自己的愉悅,可以強化自己實踐願望的動力,增加實踐的機會。抱持這樣的態度,自我的心情、行為與環境都會被這樣的氣氛包圍,自然而然朝此方向前進,實現預言。
培養孩子正向思考、正向期待,是個累積的歷程。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,沒辦法一兩天就能訓練出來,然而受到師長關懷、重視和鼓勵下的孩子,無論自尊、自信、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都會有很大進步;相反的,受到漠視甚至是輕視的孩子,就有可能一蹶不振。因此,無論父母或老師,如果能應用畢馬龍效應,把孩子看成有希望的人才,提升孩子的自尊心,配合欣賞和稱讚,來啟發孩子的上進心,提供機會讓他們的潛能表現出來,最終就能如你所期望,孩子一定可以有令人滿意的成就。